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

自從6月1日起,國家對部分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這一利好消息迅速登上熱搜,成為了汽車圈最大的好消息,就在大家歡呼國家對汽車產業的支持時,卻有一小撮經銷商玩起了小心眼,它們通過各種手段,不僅沒有讓老百姓獲得好處,反而從中賺取了國家的補貼,雖然國家補貼的初衷是為了促進汽車產業發展,保障汽車產業鏈健康,但是各大汽車品牌經銷商如此操作,其實已經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我們就看看這些車企都耍出了什么花招。

圖片[1]_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_5a汽車網

“頂風漲價”賺取消費者福利

首先是部分車企將原先的優惠力度縮小,購置稅減多少,它漲價多少,并且利用現車少消費者希望在政策期限內購車等外因的影響,誘導消費者購車,雖然在法理上沒有問題,但是這樣的做法完全就是鉆國家的空子,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國家出臺政策是秉著便民服務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其次是拉動經濟,而部分車企卻陽奉陰違,為了自己的利益侵害消費者的利益,這一點是很多消費者不可接受的,對于不知情的消費者來說它們可能買車并沒有比之前省錢,國家補貼的錢進入了經銷商的口袋。

圖片[2]_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_5a汽車網

目前被曝光的車企有不少,其中大多數是合資品牌車型,比如本田、豐田、寶馬、奔馳等一些熱銷品牌的部分經銷商都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其中東風本田更是被爆出了店內銷售群的聊天記錄,表示國家補貼后立馬提高價格,寶馬也出現了之前優惠11個點如今只優惠8個點的情況。這種表現明顯就是為了賺錢而去,知道消費者存在信息差,不知道之前的優惠力度,所以才把價格提高,比如之前優惠1.8萬元的車型,如今只優惠9K消費者雖然節省了一半的購置稅,但是實際的落地價格并沒有比之前便宜,國家的補貼通過另一種形式進入了經銷商的口袋,車企與消費者沒有獲得半點好處,也沒有達到國家補貼消費者、提升廠家產量、增加經銷商收入的三贏局面。

圖片[3]_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_5a汽車網

“毀約提價”違背商業原則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經銷商行為更加惡劣,有部分消費者投訴,之前五月份簽訂的訂車合同,因為車沒到或者沒有現車等情況尚未提車,但是國家政策出臺之后,經銷商卻單方面“撕毀”訂車合同,表示要提車可以,但是之前的優惠不作數,并且表示不能優惠的原因是現車不充足、產能有限、需要調整車型等原因,如果想提車只能接受調價后的優惠政策。

圖片[4]_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_5a汽車網

律師表示,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僅是道德問題和鉆空子,這完全就是不遵守合同約定,有違法的嫌疑,然而消費者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選擇接受漲價或者退定金,因為對于部分消費者來說它們購車落地價沒有變化,而且4S店會通過補貼一些不值錢的禮品安撫消費者,而消費者為了急于提車也會妥協接受。

圖片[5]_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_5a汽車網

“包牌銷售”賺取補貼

包牌銷售也是很多經銷商的慣用手段,之前只不過是為了減少消費者的麻煩,讓消費者一步到位直接提車,并且打包銷售還可以賺取店保、裝潢以及上牌費,但是在如今有補貼的情況下,部分經銷商包牌銷售卻依舊按照補貼前的購置稅算法進行銷售,將這部分的補貼賺入了自家的口袋。

圖片[6]_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出臺 4S店卻悄悄漲價 消費者又成了韭菜_5a汽車網

總結:其實大多數經銷商和品牌還是比較誠信的,但是就有一小撮經銷商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補貼政策賺取利益,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屬于市場行為,但是道義上不合理,希望消費者能擦亮自己的眼睛,杜絕這一現象,畢竟現在的汽車市場供大于求,只要細心挑選,還是能買到價格合理的車型。(文/優視汽車 昊陽)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liuying的頭像_5a汽車網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代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