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下旬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仿佛遭遇了股災一般,國內的比亞迪、吉利、長城等巨頭均出現持續下跌,征戰美股的造車新勢力三強也風光不再,就連馬斯克的特斯拉也未能幸免,股價如坐上了過山車一樣大幅回落。同時,作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板塊的絕對權重,寧德時代在2月份最后一周股價下跌近17%,市值蒸發超過1500億元。
當地時間2月25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攀升,對市場情緒造成較大波動,從而引發全球市場地震。2月最后一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累計大跌近5%,遭遇去年10月底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同時,國內三大股指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5.06%、8.31%、11.3%。
大盤震蕩是新能源股價集體下挫的原因之一,但是這是否也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過去一年里所積累的泡沫,已經臨近刺破的邊緣了?
特斯拉股價大幅下跌 比特幣成“罪魁禍首”?
2020年,特斯拉的股價如火箭一般快速攀升,從年初的84.9美元,最終飆升到705.67美元。2021年1月25日,其股價來到了900.4美元的歷史最高點,市值達到8455.68億美元,馬斯克也因此坐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
2021年2月8日,特斯拉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中稱,公司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以保持運營資金的流動性和投資的多元化,并表示未來或許會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選項。此消息一出,比特幣當天的價格從38,295.32美元飆升至43,756.50美元。而當天特斯拉的股價也應聲上漲,最終報收863.42美元,上漲1.31%。不過自此之后,其股價便開始一路下跌,截止至2月26日收盤,市值蒸發超過2000億美元。
外界對于這件事的看法褒貶不一,華爾街的一些分析師認為,馬斯克這一瘋狂的舉動是將特斯拉的股價與比特幣的價格直接掛鉤,對于公司的形象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畢竟比特幣只是一種加密數字貨幣,很多國家并不承認,未來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還有投資者認為,馬斯克的這一決定是極為不負責任的投機行為。
于是,一些感到擔憂的投資者開始拋售特斯拉的股票。不知是不是巧合,馬斯克的弟弟在2月9日出售了價值2560萬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安東尼奧·格拉西亞斯也在同一天以845.36美元的平均價格出售了150,747股的股票,還有一些基金大佬也紛紛在高位進行套現。
于是我們看到,2月9日起,特斯拉的股價開始走弱。同時,向來以價格波動劇烈著稱的比特幣,也沒有讓這些感到擔憂的投資者“失望”。2月22日,比特幣價格來到歷史最高點58,193.47美元,但是到24日了,一度跌至45,474.61美元,跌幅超過21%。22日、23日,特斯拉的股價累計下滑了10.55個百分點。
比特幣行情走勢K線圖
特斯拉股價日K線圖
雖然也有觀點認為,特斯拉股價下跌并不是因為比特幣,而且目前比特幣的價格依然高于特拉斯買入時的價格。但是對于本身就存在高泡沫的特斯拉來說,與比特幣產生聯系,無疑為公司增添了許多額外的風險。
不久前,特斯拉發布了2020年財報。我們關注到,特斯拉在去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但是,盈利的來源卻不是汽車銷售業務,而是依靠出售碳排放額度(即環保積分)帶來了大量收入,支撐起了公司的利潤。而且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特斯拉依靠這項業務為公司帶來了33億美元的收入。
也就是說,如果只看汽車銷售業務板塊的話,特斯拉依然是虧損的狀態。有分析認為,特斯拉的股價缺乏基本面支撐,沒有合理的估算能夠說明其今后的銷售和盈利增速可以達到多快,而這通常是影響股價的最根本指標。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特斯拉的泡沫已經瀕臨破滅。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ARK Invest創始人凱瑟琳·伍德,就在上周加倉了特斯拉的股票,這也表明了部分投資者對于特斯拉依然是長期看好的。
高瓴資本清倉造車新勢力三強 因估值過高
蔚來、理想和小鵬在2020年第四季度均創造了交付量的新高,但是復盤這三家公司近半年來的股價走勢,自2020年11月24日開始,便進入了調整期,截至2021年2月26日收盤,小鵬累計跌幅超過52%,理想累計下滑超過42%,蔚來累計跌幅近27%。
誠然,特斯拉為整個新能源市場打開了價值向上的空間。不過,當傳統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后,此前積累的泡沫便愈發明顯。同時,特斯拉股價持續下跌所引發的“頭牛效應”,也成為新能源汽車股集體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在2月13日,高瓴資本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了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資料顯示,張磊清倉了造車新勢力三強蔚來、理想、小鵬全部的股份。在特斯拉遭遇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清倉后,高瓴資本的這一動作,也被外界解讀為新能源汽車泡沫破裂的預警。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高瓴資本分別持有蔚來約241萬股、小鵬約90萬股、理想約160萬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這三家公司的股價相對于第三季度末分別增長了130%、66%、113%。此次高瓴資本快速撤離,可以理解為一次短線套利行為。或許在張磊看來,新勢力三強目前的估值明顯過高。
作為國內最早關注并投資造車新勢力的投資機構,高瓴資本的撤離無疑影響了很多投資者的信心。清倉的消息傳出后,這種情緒在市場上迅速蔓延,成為新勢力三強股價短期內快速回落的原因之一。不過,清倉新勢力三強并不代表張磊完全不看好新能源汽車。
2月18日,高瓴資本斥資2億美元參與了比亞迪最新一輪的定向增發。這一舉動也表明了,清倉新勢力三強只是為了避開高風險。之所以重倉比亞迪,主要是因為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上的布局,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而這恰恰是新勢力三強不具備的。
產業鏈上游鬧“饑荒” 新能源汽車利潤被迫轉移
2020年第四季度,“缺芯”現象開始在全球汽車市場蔓延,大眾、通用、本田等車企均因此而不得不停工、減產。受到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歐洲及東南亞地區的主要芯片供應商要么降低了產能要么關停了工廠,導致整個芯片市場的供需失衡,所以部分下游企業出現芯片短缺甚至斷供。
進入2021年后,芯片供應短缺的問題愈演愈烈,而且短期來看也很難得到快速解決。近日,由于晶圓代工與封測產能不足,多家臺灣MCU廠商再次宣布上調價格,甚至停止接單。作為汽車生產體系中的重要一壞,MCU被應用于車身動力總成、車身控制、通信娛樂系統、安全輔助駕駛等。這也使得汽車芯片的問題,再度引起整個行業的關注。
除此之外,據行業智庫高工鋰電報道,近期動力電池企業漲價函頻發,由上游原材料緊缺引發的漲價潮開始向下游傳導。據了解,目前部分磷酸鐵鋰電池調價范圍約5%-10%,三元電池調價范圍約5%。2021年以來,鈷、鋰、鎳、銅、六氟磷酸鋰等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動力電池供應鏈出現明顯緊張。
據中汽協預測,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速預計將高于整體市場。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對上游關鍵配件的需求極為旺盛,但是上游產業鏈卻無法快速滿足需求。若上游供應商對產品價格進行上調,那么主機廠的利潤將被迫向產業鏈上游轉移,這樣緊張的情緒很容易在股市中得以體現。
寫在最后:盡管近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板塊出現大規模集體下滑,但是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基金經理錢晶認為,當前新能車產業基本面情況依舊向好,近期由于抱團資金松動,導致指數短期有較大幅度的調整,從市場情緒看,目前資金情緒依舊謹慎。他判斷調整可能已經接近尾聲,點位向下空間預計不大,左側布局或存在一定機會。
美國眾議院在2月27日以219票贊成、21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新總統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這一“撒錢”計劃的落地,無疑會對股市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可以看到在3月1日開盤后,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全部走強,同時國內A股三大指數也集體上漲。
此外,2021年全國兩會也即將召開,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會再度提及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新基建等關鍵詞,政策層面也有望出現利好消息,而這些都會進一步提振整體市場的情緒。所以,目前新能源汽車股價的震蕩可以看做短期內的“擠泡沫”行為,還未到刺破的時候。
不過我們依然要注意,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些頭部企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實際發展的情況并不能與過高的市場估值相匹配。有分析認為,當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后,經濟復蘇,能源、航空、金融等周期股將會走強,而疫情期間一直高速增長的科技股便會進入調整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