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并非不用AT變速箱,而是在國內很少用A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居多。舉例來看,大眾的POLO、朗逸、高爾夫、桑塔納都有AT變速箱的版本,并且多少1.6L+6AT的組合,而1.4T、1.2T、2.0T一般都是搭配雙離合變速箱。
而在美國,大眾全部車型搭載的都是AT變速箱。看看下圖,大眾的高爾夫、速騰、途觀、途銳、帕薩塔全部都是AT變速箱。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大眾國外用AT,國內大多用雙離合?這不是區別對待嗎?
1、雙離合成本更低
在AT變速箱存在技術壁壘,專利一般壟斷在愛信等巨頭手上,并且研發AT變速箱技術難度較大、研發成本較高的情況下,大眾又缺乏變速箱技術儲備,大眾只能轉而研究結構更簡單、研發成本更低的雙離合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無論是制造成本還是研發成本相比AT變速箱都要更低。
2、雙積分壓力
國內用AT重要原因就是國內的雙積分政策,要于2020年百公里實現平均油耗降低至5升。而雙離合相比AT變速箱傳動效率更高,DQ200干式雙離合傳動效率高達95%,即使是濕式雙離合DQ380傳動效率也能達到85%。同樣歐盟對節能減排要求也很高,這就能解釋為何國內雙積分政策還沒出爐,大眾就開始研究雙離合變速箱了。
3、愛信產能有限,大眾不想受其限制
一直用愛信變速箱是可以,但是愛信的產能是有限的,做過供應鏈的同學都知道,產品最怕的就是上游供應商卡脖子。大眾的全球銷量太高,如果依賴于愛信變速箱,很容易影響產能。
4、國內政策支持雙離合變速箱
不同于美國,消費者對于雙離合是抵觸態度,并且美國的法規很嚴格,大眾只能采用AT變速箱。但是國內不一樣,07年國家科技部把雙離合的研發列入十一五"863"的科技重點項目,從國家層面是支持雙離合的,雙離合變速箱占了中國市場份額的14%, CVT占14% ,AT占27%。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用雙離合就不意外了。
5、大眾雙離合變速箱逐漸成熟
大眾雙離合變速箱已經是市面上最成熟的雙離合之一,無論是壽命還是故障率都不需要太過擔心。大眾的TSI+DSG被稱之為黃金動力組合,確實做到了較好的平順性和燃油經濟性,除了低速的偶爾頓挫,已經和AT變速箱差別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