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二手車的人越來越多,車買來之后與新車不同,在車況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也一定要先保養和檢查。因為我們不知道上一任車主對車的保養情況如何,車有哪些隱患我們都是不知道的,保養后我們用車也更放心。要做哪些保養和檢查呢?重點是機油和影響安全的部件。
買車的時候首先問一下原車主或車商,上次保養是什么時候做的?都做了哪些項目?有的車主在賣車前有可能是剛做過保養的,甚至有的車商在賣之前也會給做個簡單保養,這樣我們就可以省下保養的錢了。知道了上次保養時間,那么只做簡單的檢查就可以了,再到保養時間后再做即可。如果賣家最近沒有做保養,也忘記上次什么時候做的了,那么我們就要徹底仔細檢查一下,重點要檢查機油、剎車片、皮帶。其他油液也要檢查,以及電瓶、輪胎、空調濾芯,最后清洗一下內飾就完全可以放心用車了。
重點檢查的三個項目我們都是可以自己檢查的,檢查機油主要是靠聞氣味和手捻的方法。把機油尺拔出來,頭部會帶有少量機油,滴到自己的手指上,先聞一下氣味,如果有酸臭味,說明已經變質,需要立即更換了。如果沒有異味,再用手反復捻一下,感覺一下有無粗糙的顆粒,并且感受一下機油的潤滑性。如果有顆粒或者潤滑性不太好了,也要更換了。
如果是鋁合金輪轂,檢查剎車片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輪輻比較大,很輕松就能看到剎車片。如果是鐵質輪轂,從外面就不太容易看到,可以拆掉一個輪胎檢查,這樣看得更直觀更準確一些。檢查皮帶也比較容易,用手電照一下,看皮帶內側有無老化出現細小的裂紋,有的話說明年限很長了,也需要立即更換。當然最重要的是正時皮帶,因為正時皮帶從外面看不見,所以就只檢查外面的附件皮帶就可以,如果附件皮帶老化了,那么正時皮帶也一定老化了,同時換掉就可以。
剩下的其他油液和部件也要檢查,但就不必很著急了,有空的時候開到維修廠或4S店里,讓維修人員用專業的設備做一個檢查。比如檢查一下剎車油的含水量,檢查一下防凍液的冰點,檢測一下電瓶的壽命等等,這些因為我們沒有專業工具,自己不太容易檢查。用設備檢查還是比較準確的,壽命到了就更換掉。空調系統如果有異味的話,一定也要做個清洗和消毒,因為可能是蒸發箱有霉菌了,空調芯也要換掉。
最后到洗車美容店,做一個全車精洗,把能清洗的地方全部清洗一下,特別是內飾以及座椅等邊邊角角。如果是在車商處買的車,這一步應該就可以省掉,因為車商賣之前都會給精洗一下的,為了增加賣相。保養和清洗都做完了,就可以愉快的用車了。